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perform a DNA test is to confirm and find long lost relatives, whether you knew they existed or not. According to…
truth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perform a DNA test is to confirm and find long lost relatives, whether you knew they existed or not. According to…
Ok, I finally did a DNA test 基因测验 with a few spits of saliva. It’s super easy. Here is 23andme’s accuracy rate of correctly predicting relationships…
Many have questioned my relationship with my Yeye and Nainai. You’re right to wonder because Yeye and Nainai mean paternal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in Chinese…
On Halloween Nearly 150 Years Ago, An Anti-Chinese Riot Broke Out In Denver. It Was The City’s First Race Riot, reported by Michelle P. Fulcher…
One of my articles made the front page on Wikipedia The Red Revenue postage stamp article was on the Wiki front page on 2015.10.09. Although…
Fragrant Hills is one of the parks I went often: taken there by family members; on school outings; going there with friends and schoolmates. The…
BBC News 中国公务员加薪 习近平工资增六成 … 包括习近平和中共政治局所有常委都是“正国级”工资,每月11385元 | 2015年1月20日 中国政府证实2015年调高所有公务员的工资,最高领导人的基本工资也从人民币7020元增加到11385元,增幅达61.6%。 包括习近平在内的所谓“正国级”官员的基本工资以及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工资都从2014年10月1日上调,幅度不一。 其中最低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涨幅超过100%,从原来的人民币620元增加到1320元。 不过,中国公务员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职务津贴。 总体来说,中国公务员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和各类津补贴。基本工资又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约占总收入的30%,而各类津补贴则占总收入的70%。 最新的公务员加薪文件由中国国务院于1月12日下发。文件显示,在提高各级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要求冻结规范津贴补贴的增长,并强调各级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 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金饭碗” 1980年代在中国市场改革加速增温的时候,许多国企属下官员和公务员投身商场,造成官员“下海”经商热潮。 但是过去10年,政府加强了经济上的掌控,吸引人们竞相加入政府公务员的行列。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公务员的工作轻松,还有伴随而来的房补、甚至免费餐饮等等,故而公务员的工作也被称为“金饭碗””。 而贪污腐败的情形普遍也令许多人觉得当上公务员是一个可以“自肥”的机会。 习近平上台以来推行的大规模反腐,无疑增加了公务员“以权谋私”的风险,似乎也影响了公务员“金字招牌”的吸引力。 在2014年11月举行的国家公务员招考中,报名人数创五年来最低。 本次公务员增加工资,在中国舆论引发激烈讨论。 支持者表示,这是公务员近10年来的首次加薪,合情合理;而众多反对者则质疑给公务员加薪的动机和种种连带影响。 (撰稿:罗玲 责编:董乐)…
BBC | 11 slogans that changed China, 26 December 2013, by Joe Boyle Let 100 flowers bloom (百花齐放) 1956 Dare to think, dare to act…
欧阳哲生: 胡适与司徒雷登,两个跨文化人的命运 | 大家谈研学 2025年03月13日 Image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14年1期. 转载时有删节 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9.19 (86) Hu Shih 1891-1962.2.24 (70) 司徒雷登等基督教自由派人士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各大教会学校、教会团体纷纷适应形势的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胡适与司徒雷登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立场和调整,不过是这一矛盾发展到新阶段的典型表现。他们之间既对话、争论,又彼此容忍,这就为处理世俗与宗教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样板,也为中美文化交流展示了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互相适应这一新的趋向。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这位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一生在华生活、工作达50年之久,以创办燕京大学和担任美国驻华大使(1946~1952)著称于世,其所创办的燕京大学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教会大学史上恐怕无出其右。胡适(1891~1962)一生曾九度赴美国,在美留学、访问、工作达25年,其时长占据他成年一半的时间,他是美国文化、美国思想在华的宣传者和大力推广者,故我称胡适为“近世传播美国文化第一人”;同时他又是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代言人,是中国利益的辩护者。司徒雷登与胡适都在1962年告别人世,他们的辞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中美早期文化交流史落下帷幕。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物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司徒雷登是美方最重要的人物,在美国与中国发生关系的前二百年,我们可能想起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名字,如最早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最早在中国行医的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编撰《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官话课本》的狄考文(Calvin Wilson…
It’s the Gold Coast Film Festival’s second year. They failed to see the global – because they added International this year but their web site…